biwn必赢团簇化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发布日期:2022-01-31     浏览次数:次   


127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biwn必赢团簇化学教师团队入选。

团簇化学教师团队由学术带头人郑兰荪院士领衔,主要成员13人,汇聚了一批包含中科院院士、省教学名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内的国家高层次人才。长期以来,在郑兰荪院士的带领下,团队中一大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走上本科生基础课程授课一线,主要成员均承担基础课程教学工作。此外,团队聚焦团簇化学”“表界面化学两大特色方向开展深入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多年来,团队成员始终坚持立德修身、潜心治学,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事业,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服务国家改革发展事业中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


延伸阅读:

团簇化学教师团队:当好学生引路人,创新领跑学科前沿

“教学绝对是放在第一位的。”这是厦门大学团簇化学教师团队历来的传统。如今,高校里流行由院士开讲“新生第一课”,但事实上自1997年起,团队“领头雁”郑兰荪院士就承担了化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他所讲授的正是新生的第一门化学专业课程《无机化学(上)》。

这支由郑兰荪院士领衔,汇聚院士、国家杰青等一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的教师团队,刚刚入选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讲台上,他们秉持“一流教学培养一流人才”的信念,以身为“灯”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讲台下,他们开拓创新领跑学科前沿,紧密对接国家社会需求,做团簇化学领域的“先行者”。

图片6

上出“国家精品”的入门课

2003年,新生们迁至漳州校区,当时已当选中科院院士的郑兰荪一周大约有一大半的时间都需公务出差。有一次是下午1430的课,郑兰荪的早班机延误到中午才落地,下了飞机他扛着行李就往漳州校区赶。赶了四十多公里的路程,如期到达了教室。这样奔忙的日子,郑兰荪坚持了9年,风雨无阻。2014年郑兰荪做了肺部手术,这门课才交到了他的助教、团队现任成员匡勤的手上。

在郑兰荪的带领下,团队里一大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走上了本科生基础课程授课一线,其中教授承担本科/研究生人均年授课达59课时,副教授达44课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曾当过郑兰荪的助教,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都深受其影响。

匡勤回忆到,郑兰荪的“手做教具”令他印象深刻。为了立体演示金属原子的堆积,郑兰荪特意买了很多乒乓球亲手粘贴。但最经典的还是他常抱个足球来上课,生动讲解展示C60的结构。

图片2

在郑兰荪看来,教学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和其他老师常用PPT授课不同,他从来都是手写板书。写板书虽然花费更多时间,但这个“空档”正好留给学生理解、消化知识点,让学生不必疲于“抄PPT”,而是匀出时间思考。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因此没办法讲大量的内容,但却能保证把最精华的知识点挑出来讲透。虽说是本科生的入门课,但郑兰荪常常把科研前沿的最新例子、自己的思考,结合基础知识点跟学生们分享,打造“直播式的课堂”。他说,通过这样来吸引学生对化学专业、对科学产生兴趣,“就像当初我们的教师把一群渴望知识的新生领进门一样”。

在郑兰荪的带领下,这支由院士领衔组建起来的教学团队不断壮大,逐渐成为了学院的教学“王牌军”。团队成员主要承接的课程“无机化学” “结构化学”先后入选国家精品课程,《无机化学-原理III》与《基础化学实验()》获批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团队在教学体系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也不断创新,参与首创的“能源化学”(2015年)和“化学测量学与技术”(2021年)本科新专业先后获批并招生,“能源化学研究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成果2018年获得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来,团队里的谢兆雄、吕鑫、朱亚先、龙腊生等老师还纷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奖和厦门大学年度“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称号。

“学生毕业后除了做科研外,还有很多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方式。”他们中既有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也有致力于为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攻关人员,更有扎根山区、服务西部的驻村工作者,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亮。在团队成员们看来,引导学生融个人理想于家国情怀和时代重任比教授知识更为重要。

潜心科研把“冷板凳”焐热

“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是厦大化院百年来积淀而成的科研文化,首当其冲的便是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儿,不断突破“舒适圈”,向着科学的“无人区”迈进。

聚焦“团簇化学”和“表界面化学”两大特色方向,团簇化学教师团队在科研创新方面也一直走在学科发展前列,在团簇的精准制备、本征性质表征和理论,团簇多级结构的构筑与协同效应,以及纳米表界面性能精准调控等方面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团队成员先后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篇,研究成果“新型富勒烯”(2015)和“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学”(2018)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承担了十多项部委重要研究项目。

图片5

此外,团队成员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为国家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决策咨询,针对我国交叉学科人才紧缺的现状,积极推动学院首创的“能源化学”(2015年)和“化学测量学与技术”(2021年)本科新专业先后获批并招生。

让成果真正走出实验室,走进寻常百姓生活中,是团队一直以来的追寻。谢素原课题组征服了材料界的“纳米王子”,突破实现了年产吨级富勒烯及其工业化宏量合成。郑南峰课题组开发系列高选择性防脱氯加氢纳米催化剂及其工业应用技术,实现农药、颜料关键中间体的绿色高效合成,打破国外公司垄断。2020年初,郑南峰课题组还联合厦门本土科技公司研发出石墨烯远红外加热产品,第一时间驰援武汉,在寒天冷雨中为一线医护人员送上温暖的守护。团队还推动构建“纳米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纳米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服务国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攀登,团队成员潜心修志,把科研的“冷板凳”坐实焐热。

团队成员向医护人员讲解石墨烯远红外加热产品使用方法

“合为贵”在团队中代代传承

不久前,团队成员谢素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也让团队里多了一对“院士师徒”。1999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二十多年时间,谢素原从一个人到建立起一支自己的课题团队,他最难忘的依然是在刚起步时,为了支持自己的发展,导师郑兰荪二话不说让出了实验室。和谢素原一样,团队里许多老师都是学在厦大又留任厦大。“厦大的氛围很好,能够让人静下心来做科研。”团队成员匡勤说,不论是从经费、还是招生指标上,老一辈教师都优先照顾年轻教师的发展,“合为贵”的文化在老中青成员中代代传承。

D32E7D490849FC67EB895B0FC42_92042E46_5995B0

谢素原和课题组学生们在一起

平均每学期一到两次的教学研讨会,不同课程组长间相互交流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做法。不同课题组也时常合开组会,一起头脑风暴,带头人也亲历亲为,不出差的时候几乎把每个课题组的组会参加个遍。逢年过节,年轻的成员们也会组团到退休老教师家里慰问送祝福,再顺便开一场小型“学术沙龙”,向前辈们讨教……

浩瀚的科研大海里,只有集结团队的力量,才能行稳致远。

“团队本身就是‘合为贵’的产物。”现任biwn必赢院长、团队成员谢兆雄说到,以‘合为贵’文化来做顶层设计,才能很好地实现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产业化研究全链条,相互配合、互相成就,促使团队整体不断往前迈步。

在团队的建设发展上,成员们都有一个共识:补强补短,在深耕特色方向的基础上,引进与团队能做交叉配合的或是能弥补现有研究短板的人才,并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人才快速成长为能在国内甚至国际上独当一面的学科带头人。

2021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强调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团簇化学教师团队成员们也第一时间聚在一起,认真学习了回信精神。回顾团队走过的几十年,教书育人、突破创新、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的殷切嘱托再一次让大家倍感振奋。未来,团队也将继续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事业,沿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服务国家改革发展事业的道路阔步前行。

(转载自厦门大学新闻网)

上一条:媒体中的化院人 | 孙世刚院士... 下一条:biwn必赢2022年全国中学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