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厦门大学南强新睿讲坛第九讲“当你遇上化学”专题讲座在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2号报告厅举行。讲座同步设置了思明校区化学报告厅分会场进行实时直播。biwn必赢李剑锋、侯旭、霍浩华三名青年教授共同为学校师生带来“当你遇上化学”专题讲座。校长助理张建霖教授出席讲坛,人事处处长、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军教授、通识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朱菁教授、biwn必赢党委书记宋毅等主办、承办、协办单位负责人出席本次讲坛。
讲坛开始前举行“南强新睿讲坛”纪念牌颁发仪式,仪式由李军主持。张建霖向本期讲坛承办学院代表、讲座环节主持人、biwn必赢副院长洪文晶教授授牌。
洪文晶在主持时简要介绍了biwn必赢、嘉庚创新实验室以及三位主讲嘉宾的基本情况。
李剑锋以《当化学遇上一个胖子》为题作演讲。他特意带来一台手持式拉曼光谱检测仪,现场展示了拉曼光谱在宝石、翡翠与真假笔迹鉴定等方面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技术在农药残留、毒品、爆炸物等痕量物种现场快速检测领域的广阔前景。最后,他结合自身经历告诉同学们,失败不是一件坏事,在科研的道路上要不惧失败、砥砺前行。
侯旭以《仿生多尺度材料化学》为题,结合视频、动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受荷叶、水黾、蜘蛛、壁虎脚、鲨鱼皮等自然界启示诞生的仿生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应用,生动阐述了仿生多尺度材料化学与液体门控技术在材料科学、膜科技、生物医学、能源开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其在新型功能复合微纳米孔道材料设计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霍浩华以《绿色有机合成——为新药发现带来新的机遇》为题,简要讲述了我国新药研发的基本现状和挑战,深入剖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为有机合成化学研究者带来的新思考。他以研究团队最新进展——可见光促进的生命活性分子氨基酮的高效不对称合成为例,对新药发现、绿色药物合成、化学与生命健康交叉研究等大家关注的议题分享了自身的观点。
本次讲坛首次设立了沙龙交流环节。洪文晶、李剑锋、侯旭、霍浩华联袂登台,与在场师生分享了科研工作中最有趣的经历与最困难的时刻,展望了各自研究成果在未来生活中的呈现形式,寄语同学们只有练好内功,不畏挫折,养成良好的心态,把握每一个机遇,才能在科研工作中取得成功。四位教授还就“科幻对化学科研的启发”、“化学科研环境与身体健康”、“化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化学科研成果转化”等同学们切身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用幽默诙谐且十分“接地气”的表达,在谈笑风生中与现场师生展开了一场学科交叉与思维碰撞的交流探讨。
讲坛最后,四位教授一起印制了南强新睿讲坛主讲人纪念手模留念。朱菁代表学校接受手模。在现场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讲坛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讲坛严格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举办,入场设置体温检测,现场观众佩戴口罩。
南强新睿讲坛由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人事处主办,通识教育中心和有关单位承办,党委宣传部和有关单位协办,由厦门大学近年来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主讲。讲坛的设立旨在充分展示厦门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最新进展,充分展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学术水平和个人风采,搭设起新引进高层次人才与学生、与学术同行、与学术前辈交流切磋的特色平台。
(文/biwn必赢 曹京柱 图/宣传部 庄华)
【人物名片】
洪文晶:biwn必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新一代碳基信息器件研究和面向战略新兴产业的工业智能应用研发。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Mater.、Chem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应邀在Angew. Chem. Int. Ed.发表个人专访,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先后获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二等奖和福建青年科技奖等。开发了具有自主产权的单分子电子学器件表征科学仪器产品并推向国际市场;在厦门大学建设了5个投入百万元以上的智能材料与仪器校企研发中心,通过知识成果转化落地孵化3家高科技初创企业,其中2家已获得厦门市双百计划支持;主持建设了亚洲首座无噪音超精密加工和表征实验室,其振动控制和电磁屏蔽等核心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将为半导体、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提供研究平台。
李剑锋:biwn必赢教授。2003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2010年在厦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4年分别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核壳纳米结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催化、食品环境公共安全领域的拉曼光谱快速检测等。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包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Nature、Nat. Energy、Nat. Mater.、Nat. Nanotechno.、Nat. Catal.、Chem. Rev.等杂志上,被SCI他引9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撰写英语书章节4部。担任J. Phys. Chem.高级编辑、Anal. Chem.、Adv. Opt. Mater.、ChemElectroChem等国际期刊编委。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和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侯旭:biwn必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双聘教授,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202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2019年,在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化学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成立100周年之际,作为中国代表被遴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中第100号元素的代言人。2020年,其所引领的“液体门控技术”原创研究,与人工智能、纳米传感器等被IUPAC评为2020年全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其新概念膜材料系列原创成果曾被《科技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重要媒体进行了积极评价与报道;并受邀参加了CCTV《人物-故事》及《百家讲坛》栏目,展示当代青年科学家的原创力、新型研究理念与瞩目研究成果。
霍浩华:biwn必赢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2009年和2012年在厦门大学化学系分别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16年获德国马尔堡大学最高荣誉博士学位。同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Resnick奖学金的资助下,加入世界著名有机合成化学家Gregory C. Fu教授课题组开展博士后研究。2019年,全职加入厦门大学开展独立科学研究工作。其课题组致力于发展绿色、精准的催化有机合成技术,为药物分子等有机功能分子的高效合成及工业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Nature 、JAC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曾多次被Nature、JACS、Angew. Chem. Int. Ed.、C&EN News、Synfacts等国际科学期刊选为亮点报道。
转载厦门大学新闻网 https://news.xmu.edu.cn/info/1004/37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