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11月20日下午14:30,学院组织师生集中收看了“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暨宣传月启动仪式”。此次活动共设立思明校区卢嘉锡楼202报告厅与翔安校区醇醚酯实验大楼225会议室两个网络直播会场,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芬芬、辅导员、研究生秘书,以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思明校区卢嘉锡楼202报告厅
大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建设,更加扎实有效地把创新置于现代化强国建设之首”主题展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分别作专题报告。大会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科院院士怀进鹏主持。
万钢在致词中就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科技为民。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代誓死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希望青年学子能以前辈科学家为榜样,肩负起新时代科学家的历史责任;二是坚定创新自信,主动担当作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是科技工作者的第一使命;三是恪守求实的精神,维护科学的道理。科学因纯净而美丽,也因严谨而不断进步。
翔安校区醇醚酯225会议室
樊锦诗以《守一不移,奉献敦煌》为题作报告。樊锦诗先生1963年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至今已坚持工作了57年,被称为“敦煌女儿”。樊先生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奉献了一生,推动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的制定、公布及实施。2020年5月17日,樊先生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会上,樊锦诗先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初见敦煌、选择敦煌、坚守敦煌的心路历程,生动展现了报效祖国的纯粹本心。
戚发轫作题为《传承航天精神,建设航天强国》的报告。戚先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作为中国航天界元老,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他被誉为“中国载人航天之父”。戚先生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中国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艘试验飞船、第一艘载人飞船的诞生。会上,他以老科技工作者的身份,生动诠释了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具有高尚科学道德、严谨务实学风的重要性,并就建设航天强国向青年学子提出了殷殷嘱托。
两位先生的科研经历与人生感悟,让与会师生深刻地感受到学风传承是具体的、是可实践的,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力量,两位先生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国家建设发展的伟大事业当中,生动诠释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浓烈情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科学技术,更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我们科研工作者应当以前辈专家学者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自觉遵守学术规范,严格自律,坚决抵制浮夸浮躁之风,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为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文/邓小蝶;图/biwn必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