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强讲座】有机能源材料中的激发态理论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2-01-08     浏览次数:次   

南强学术讲座


报告题目:有机能源材料中的激发态理论与应用

报告时间:2022-01-09 10:00

报 告 人:帅志刚 教授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清华大学化学系

报告地点:

     思明校区卢嘉锡楼202报告厅(现场报告)

     翔安校区能源材料大楼三号楼会议室5(转播会场)

     漳州校区生化主楼307教室(转播会场)


报告摘要:

  首先,我们将介绍近几年来面向有机能源材料中的电荷传输模型的建立和热电转换过程的理解取得的研究进展。然后我们将介绍最近提出的采用激子激元来更有效地利用电致载流子复合发光的新机制[1]:实际上,突破25%的自旋统计极限,一直是有机发光领域的竞争热点[2]。

  [1] Qi Ou, Yihan Shao, Zhigang Shuai, J Am Chem Soc 2021, 143, 17786.

  [2] Zhigang Shuai, Qian Peng, Physics Reports 2014, 537, 123


报告人简介:

   帅志刚,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中山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复旦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0起,在比利时蒙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1年。2000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作。2008年调入清华大学。长期从事理论化学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理论预言有机发光的内量子效率可以超过25%,得到众多实验证实; (2)率先将密度矩阵重整化群(DMRG)的算法引入量子化学,并用于聚合物的激子束缚能和激发态排序,解决了相关的争端,近年来发展了高效的有限温、含时的DMRG算法,成为复杂体系量子动力学的新方法;(3)提出了量子核隧穿的电荷传输模型,解决了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中导电机理的争端,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电子迁移率的多尺度计算方法和程序; (4) 开发了分子功能材料发光效率与载流子迁移率的计算程序MOMAP,目前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应用。共发表430余篇论文,被引用23000余次。2008年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并于2018年当选为副院长。2011年,当选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2012年获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科学奖。2013年,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当选为世界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WATOC)科学理事。2018年,获法国化学会法-中化学讲座奖。2020年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执行局常务委员(Executive Member,任期2022-2025)。2020年由于“有机和碳材料的电荷输运理论研究”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上一条:厦门理论化学论坛(2022年) 下一条:《高等能源化学》课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