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国际微化学与微系统学术会议(厦门)(第二轮通知)

发布日期:2015-10-16     浏览次数:次   

第八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国际微化学与微系统学术会议(厦门)
 The 8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
 The 3rd 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NanoScale Bioseparations and Bioanalysis &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chemistry and Microsystems
 (第二轮通知)

● 举 办 时 间:2013年5月16日—5月19日
 ● 主 办 单 位:中国化学会
 ● 承 办 单 位:厦门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 会 议 地 点: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
 ● 联 系 地 址:biwn必赢  
  ● 联   系   人:林清育 E-mail:chem-xmu@xmu.edu.cn Tel: 0592-2180818,13515969820

● 会 议 宗 旨:
 会议的科学主题旨在促进来自相关领域科学家的研究互动和学术交流,采取大会报告、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以及自由研讨等多种形式,将为与会专家、青年学者、研究生等提供一个与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多学科交叉的、可实现广泛学术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界及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本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深入发展。

已确定的大会报告名单:
 陈洪渊 院士                              南京大学
 张玉奎 院士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江桂斌 院士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程  京 院士                              清华大学
 Prof. Yoshinobu Baba                  Nagoya University (Japan)
 Prof. Khoo Boo Ch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Prof. I-Ming Hsi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nchnology (HK)
 Prof. Takehiko Kitamori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林炳承 教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rof. Je-Kyun Park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orea)
 Prof. Stephen Quake                    Standord  University (USA)
 Prof. Fan-Gang Tseng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Taiwan)

已接受邀请的学者名单按姓氏字母排列):
 曹成喜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陈兴国 教授                       兰州大学
 陈  艳 教授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陈  义 教授                       中科院化学所
 Prof. Yong Chen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France)
 Prof. Chia-Fu Chou                     Academy  Sinica (Taiwan)
 郑  波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
 Prof. Z. Hugh Fan                University of Florida (USA)
 Prof. Ning Fang                   Iowa State University (USA)
 冯钰琦 教授                       武汉大学
 关亚风 教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何治柯 教授                       武汉大学
 黄卫华 教授                       武汉大学
 黄岩谊 教授                       北京大学
 Dr Minkyu J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Singapore)
 蒋兴宇 教授                       国家纳米中心
 鞠幌先 教授                       南京大学
 康经武 教授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Prof. Dong-Pyo Kim            Chungnam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何  耀 教授                       苏州大学
 Prof. Chengkuo L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梁鑫淼 教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林金明 教授                       清华大学
 刘爱骅 教授                       中科院青岛能源过程研究所
 刘宝红 教授                       复旦大学
 刘笔锋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刘虎威 教授                       北京大学
 刘军山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刘  鹏 教授                       清华大学
 刘  震 教授                       南京大学
 李功科 教授                       中山大学
 卢小泉 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
 蒲巧生 教授                       兰州大学
 齐  莉 教授                       中科院化学所
 秦建华 教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屈  锋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任吉存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Prof. Kahp-Yang Suh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Prof. Yuzuru Takamura         Japan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eince and Technology (Japan)
 谭蔚泓 教授                       湖南大学
 王进义 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王树涛 教授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汪海林 教授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吴宏开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
 吴天准 教授                       深圳先进研究院
 夏兴华 教授                       南京大学
 徐静娟 教授                       南京大学
 徐章润 教授                       东北大学
 许丹科 教授                       南京大学
 阎  超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颜晓梅 教授                       厦门大学
 Prof. Takeshi Yanagida          Osaka  University (Japan)
 张丽华 教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志凌 教授                       武汉大学
 赵  睿 教授                       中科院化学所
 赵书林 教授                       广西师范大学
 周国华 教授                       南京大学
 朱俊杰 教授                       南京大学
 邹汉法 教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会议拟定日程(初步)


       日期

时间

内容安排

2013年5月16日

14:30-18:00

代表报道

2013年5月17日

上午

国内会议开幕式与大会报告

下午

国际会议开幕式、大会报告、分会报告

2013年5月18日

上午

大会报告、分会报告

下午

分会报告

2013年5月19日

上午

大会报告、分会报告

下午

大会报告、分会报告、闭幕式

会议主席:田中群    杨芃原    方  群
 ● 学术委员会:汪尔康    王立鼎    田中群    江桂斌    程  京   庄乾坤     杨芃原    林炳承    罗国安    杨秀荣    崔大付    陈  义    庞代文      林金明    夏兴华    鞠熀先    朱俊杰    徐静娟    陆祖宏    王建华      任吉存    孔继烈    刘宝红    方  群    刘  冲    秦建华    金庆辉      李战华     蒋兴宇    黄岩谊     江云宝    杨朝勇
 ● 组织委员会:
 主  席:江云宝    杨朝勇
 秘书长:林清育
 委  员:王秋泉    陈   曦    周勇亮    张  博     朱  志     王  敏
 王沈扬    谢翠兰    陈  石    林  晖     时海燕     黄  颖    
 辛晓丹    黄伟珺    罗  平    徐森艺     王志晖  

注册费用:

正式代表

1800 元

学生代表(不含博士后和在职博士,报到时需出示学生证)

1300 元

注册费用包括参加国内、国际三个会议注册费,会议茶点、午餐、晚餐与晚宴、会议资料等。请将所有款项通过银行汇款至厦门大学对公账户:
       开户名称:厦门大学
       开户银行:工行厦大支行
       账  号:4100021709024904620
       行  号:102393000229
       税  号:350203B36952193
       由于厦门大学账户每日交易很多,请务必在汇款留言中注明“全国微流控会议”及相关注册代表的姓名,汇款后务必将转账汇款信息或回执扫描件上传至投稿系统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组委会邮箱chem-xmu@xmu.edu.cn,以便及时确认付款。会议期间统一开具发票。鉴于报到当天人数较多,建议参会代表尽量选择提前支付。

本次会议工作语言为英语,口头报告及墙报请用英文准备。

大会热诚欢迎相关厂商踊跃报名资助及参展,会议将提供良好的展览场地。

请会议代表尽快在线预订宾馆,客房安排将按“先到先得”的原则。网站上酒店报价均为会议协议价,仅在组委会收到您的注册费后方能确定保留预订。会议代表也可自行联系厦门大学周边的如家、锦江之星等经济快捷酒店和其它酒店。
 ● 会议的详细情况及最新动态请登陆 网站,及时了解。

厦门市、福建省简介: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厦门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是福建省第二大城市,寓祖国“大厦之门”的意思。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厦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0.8℃,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多雨,四季如春。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为129平方公里。1955年10月高(崎)集(美)海堤建成,使厦门成为连接大陆的半岛。全市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3万人。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2003年获“中国人居环境奖”、2004年获“联合国人居奖”。厦门市的地形由西北向东南急剧倾斜,形成丘陵和带状平原,岛上以丘陵为主,万石岩、云顶岩横跨南部,迤逦向西南没入海中,复出于鼓浪屿之龙头山,形成日光岩等天然奇岩胜景。厦门市海岸线曲折,包括同安沿海岸线在内,总长度达320公里,岛屿星罗棋布,组成一道天然屏障,有鼓浪屿、大嶝、小嶝、角屿、鳄鱼屿、鸡屿、大屿、火烧屿及丙洲半岛。厦门最大特色是"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融合了山、海、岩、洞、园、花、木等诸种神秀。其中著名的鼓浪屿是一个面积1.78平方公里的小岛,与厦门岛隔海相望,素有“海上花园”、“万国建筑博览”和“音乐之乡”、“钢琴之岛”之美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厦门秀丽的风景、名人古迹及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乡土风情,令中外游客留恋忘返。
 福建简称“闽”,地处祖国的东南。素有“东南山区”之称,是中国最早对外交往的基地和窗口之一。西负武夷山脉,东临大海巨涛,与祖国的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独特而优越。境内群山连绵,林海广袤,海岸曲折,良港众多,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春,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加上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胜古迹,美丽的自然风光,使福建成为一个十分有特色的旅游地区。著名的旅游城市与景点包括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人类建筑史上奇葩、世界文化遗产龙岩永定客家土楼; "花果之城"、"鱼米之乡",水仙花的故乡--漳州;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的国家风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武夷山。此外,福建拥有长达三千三百多公里的海岸线,漫长的海岸线分布不少旅游景区,如以风动石驰名的东山系,以老君岩闻名的泉州清源山,惠安系的石城,以及东北海滨区宁德、霞浦等。沿岸还有不少海蚀岩洞、摩崖石刻、古寺庙。

上一条:Single crystal Pt electrode... 下一条:学术报告题目: De-differenti...